欢迎来到渌口区图书馆!

登录登录

芒种 | 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6-05 22:40:20
  • |
  • 作者:渌口区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220次

二十四节气之芒种

芒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,太阳黄经达75°。我国古人将芒种分为三候:“一候螳螂生,二候鵙始鸣,三候反舌无声。”

芒种,汉族传统节日。每年农历五月间举行。芒种过后,花多凋谢,花神退位。所以这一天家家祭祀饯别花神。据清朝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二十七回记载:祭饯时,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,或用绫罗绸缎、五彩丝线系于树头和花枝,供以各色礼物。

4.jpg?v=1751401595770

节气民俗

祭祀安苗农历六月六,古称“天贶节”,是盘古逝世的日子。民间在 这天祭“田神”,称安苗节,但各地的说法和做法不一。皖南祁门农家,以六月六阴晴占卜秋季旱涝。各家上田边焚香、烧 纸,在田里插小红旗,祭祀“谷神”,祈求丰收,谓之“安苗”。是日,家家户 户蒸发糕、做米馃、磨豆腐,分送亲朋。有些乡镇还搭彩台请戏班唱戏,祈 祝五谷丰登,风调雨顺。皖南南陵民间做青苗会时,神坛上供社神、稷神牌位,由道士行法事,村中首事、长老依次上香行祭。祭祀完毕,由一两人抬一纸扎的大船 出村焚烧,道士陪同,穿行于村境内田间的小路中,求社、稷二神保佑村 中农田禾苗不生虫害,不起“地火”(俗名“鬼火烧”,实为白叶枯病)。


打泥巴仗: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一带侗族节日。时间在每年芒种前后,即分栽秧苗的时节。按这一带侗族习惯,出嫁的姑娘暂不住夫家,举行过结婚仪式后便回娘家“坐家”,每当农忙和节庆日,由伴娘陪同到夫家住几天,有的“坐家”长达几年。分栽秧苗的日子定好后,新郎家将秧田整好,邀集一伙青年小伙子前来帮忙。新郎的姐妹去迎接新娘回家插秧,新娘要邀一些女伴一同到婆家。说是插秧,实际上是去参加社交和娱乐活动。新娘去夫家时要挑上一担花糯米饭和一百个染红的熟鸭蛋。第二天早饭后,男女青年簇拥着新郎新娘来到田坝插秧,小伙子与姑娘要相互竞赛,看谁插得又快又齐。当全部秧田插完后,小伙子们便借故往姑娘身上甩泥巴,霎时间,姑娘小伙儿各列阵势,相互甩打烂泥,若将对方抓住,还要按倒在水田中翻滚。新郎的父母不能参与,只能在田坝上看热闹。身着泥巴最多的,往往是对方所青睐的人。双方休战后,又来到水溪边,一边洗一边打水仗。第二天新娘和伴娘们回家时,新郎家的姐妹们要送更多的花糯米饭和红鸭蛋,以款待新娘家和伴娘们。


送花神:芒种过后,花多凋谢,花神退位。所以这一天家家祭祀饯别花神。


节气俗语


过了芒种,不能强种

芒种: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公历的6月5、6或7日。过了芒种这个节气,就不要强行种庄稼了。意指夏熟作物如果播种太晚,就不会有好收成。


芒种火烧天,夏至雨连绵

如果芒种日这天天气很热,夏至这天一般就会下雨。


芒种端午前,处处有荒田

芒种若在端阳节前,则气候有碍秧苗生长,出现荒地。


芒种三天见麦秋

指芒种时农家开始收割麦子,回茬种秋作物。





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,三斗巷,邮编:412100,电话:0731-27618340

渌口区图书馆  访问量:2004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