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渌口区图书馆!

登录登录

立夏 | 却从立夏晴多日,策杖闲来看绿阴
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5-05 23:06:56
  • |
  • 作者:渌口区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86次

今日08时09分

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

立夏

推.jpg?v=1751388330328

立,是建立、开始的意思。夏,在古语里是大的意思。万物至此经已长大,得名立夏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、南北跨度大,各地自然节律不一。立夏时节,中国只有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呈现“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”的夏季景象;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。立夏这天,许多地方有吃“立夏饭”、吃蛋、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。

1
立夏见三新
图片
旧俗,立夏日择三种新上市的菜蔬瓜果供神享受,称 “立夏见三新”。夏季到来,各种蔬菜瓜果开始上市,民间就在立夏这一天设樱桃、青梅、麦蚕等物供神,名曰“立夏见三新”。如今虽不供神了,但很多地方仍保留这一风俗,大约是用来表达尝鲜的喜悦吧。



2
吃五色饭
图片
在宁波,各家以赤豆、黄豆、黑豆、青豆、绿豆等五色小豆拌白粳米煮饭,俗称“五色饭”,也叫“立夏饭”。镇海谓之“五头”,意为长辈、夫、妻、子、女俱全。宁海等地谓之“五彩瑞祥”。各家还以茶叶煮蛋,谓之“立夏蛋”,并互相馈送。奉化等地这天还有做“米鸭蛋”的风俗。吃樱桃、红枣,谓之眼目明亮;吃海螺蛳,谓之聪明;吃炒蚕豆,谓之牙齿坚硬。慈溪还有吃生豆腐的习俗。



3
立夏秤人
图片
测试体重变化趋势的一种习俗。旧时流行于东南诸省。由来已久。清同治《苏州府志》:“立夏日……以大秤衡人而记其轻重。”《江乡节物调·小序》:“杭俗:立夏,悬大秤,男女皆秤之,以试一年之肥瘠。”《杭州府志》、《吴县志》亦有类似记述。是日秆人之缘由,清颐铁乡《清嘉录》载。“立夏日,又秤之,以验夏中之肥瘠”。旨在衡量体重在多大程度上受到“疰夏”(夏天有持续发烧、食欲不振、消瘦口喝、多尿等病,故中医称为疰夏)的影响,以便及时发现身体变化情况,查找原因,诊治恶疾于初发,对维护身体键康有一定积极意义。


4

立夏养生

图片

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,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立夏、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,称之为孟夏。夏之初,天气渐热,植物繁盛,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,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应顺之。所以,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。《医学源流论》曰:“心为一身之主,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,故为君主。心藏神,故为神明之用。” 心主血脉,主神志。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,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,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,以免汗多伤心。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,以防心脏病的发作。故立夏之季,情宜开怀,安闲自乐,切忌暴喜伤心。清晨可食葱头少许,晚饭宜饮红酒少量,以畅通气血。具体到膳食调养中,我们应以低脂、低盐、多维、清淡为主。

1
春争日,夏争时
图片

春天的耕作要争日,夏天收获要分秒必争。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之时天气变化较大,所以收、种都应争时间。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前后,北方的雨季即将开始,天气变化比较强烈,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比较大,因此群众称夏收是 “龙口夺粮”,对于夏种更是 “春争日,夏争时”了。这段时间一般是 “小满” 到 “小暑” 以前。



2
立夏得食李,能令颜色美
图片

我国以立夏为夏季的开始。民间习俗于这天吃李子,可使皮肤颜色鲜美。语见清·杜文澜《古谣谚》卷七十引《元池说林》:“立夏日,俗尚啖李,时人语曰:‘立夏得食李,能令颜色美。’故是日妇人作李会,取李汁和酒饮之,谓之驻色酒。



3
立夏大风多,大雨往后拖
图片

〈谚〉华北地区如立夏节气大风偏多, 则盛夏降雨量较大的时期要推迟。 “立夏大风多,大雨往后拖”,在河北省一些地方有流传,据河北省曲阳县气象站分析和预报, “立夏”节气大风越多,则大于40毫米的降水过程开始的日期越晚。(竺可桢 《天气谚语的应用·旱涝与降水趋势》)

——转载自知网

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,三斗巷,邮编:412100,电话:0731-27618340

渌口区图书馆  访问量:2003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