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起始。太阳到达黄经135°。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:“一候凉风至,二候白露生,三候寒蝉鸣”。
两宋时,立秋日民间有戴楸叶为饰的习俗。《东京梦华录》八;“立秋日,(汴梁)满街卖楸叶,妇女儿童辈,皆剪成花样戴之。”《梦梁录》卷四:“立秋日……都城(杭州)内外,侵晨满街叫卖楸叶,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,剪如花样,插于鬓边,以应时序。”《武林旧事》卷三:“立秋日,都人戴楸叶,饮秋水,赤小豆。” 〈谚〉三春,每年春季的三个月。指农民在春天不如秋天忙碌。“不几天就要下霜了。” 老孙头说,“经了霜,庄稼不长了,就得抢收。三春不赶一秋忙,道理在这。” (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) 也作 [三春不如一秋忙] 队上的活计需要他安排,三春不如一秋忙,秋收一天比一天迫近,要做好准备。(张国庆《亲仇》) 秋后天气转冷,蚂蚱就要冻死了。比喻恶势力快走到尽头,危害已经很有限;或比喻得意不了多长时间,就要灭亡了。[例]我看这伙坏蛋是秋后的蚂蚱——蹦跶不了几天啦,我们大伙都不要怕,团结起来,跟他们斗。也作“秋后的蚱蜢——没多少蹦头了”“秋后的蚂蚱——还能蹦几蹦”。 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
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,三斗巷,邮编:412100,电话:0731-27618340
渌口区图书馆 访问量:2006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