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渌口区图书馆!

登录登录

芒种|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
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6-06 12:41:38
  • |
  • 作者:渌口区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135次


芒种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,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太阳到达黄经75°。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:“一候螳螂生,二候鵙始鸣,三候反舌无声。”

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,雨量比较充沛。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“夏收、夏种、夏管”的“三夏”大忙季节。农事耕种以“芒种”这节气为界,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。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民间有送花神、安苗、打泥巴仗、煮梅等风俗。

推.jpg?v=1751420045941



节气民俗


送花神

芒种过后,花多凋谢,花神退位,所以这一天有祭饯花神的习俗。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中记载,祭饯时,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,或用绫罗绸缎、五彩丝线系于树头和花枝,供以各色礼物。


祭祀安苗
农历六月六,古称“天贶节”,是盘古逝世的日子。民间在这天祭“田神”,称安苗节,但各地的说法和做法不一。皖南祁门农家,以六月六阴晴占卜秋季旱涝。各家上田边焚香、烧纸,在田里插小红旗,祭祀“谷神”,祈求丰收,谓之“安苗”。是日,家家户户蒸发糕、做米馃、磨豆腐,分送亲朋。有些乡镇还搭彩台请戏班唱戏,祈祝五谷丰登,风调雨顺。

打泥巴仗

侗族田间娱乐活动。流行于贵州黎平等地。每年芒种前后,上年结婚的新娘带来女伴数人,并挑来一担五色糯米饭和100多个染红的熟鸭蛋,到新郎家插秧。下午男方父母宣布休息,此时便开始打泥巴仗,先由一人提问今天谁插秧最快最好,另一人便抓起一把泥团朝选定的对方打去,并说是他(她),被打人抓起泥巴向另一人打去,并说是她(他),男女双方混战一团,长时不休。男女青年也可以从中挑选自己的心上人。


芒种养生

芒种的养生重点是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,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、愉快的状态,恼怒忧郁不可有, 这样气机得以宣畅,通泄得以自如。夏日昼长夜短,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,有利于健康。芒种过后,午时天热,人易汗出,衣衫要勤洗勤换。为避免中暑,芒种后要常洗澡,这样可使皮肤疏松,“阳热”易于发泄。但须注意的一点,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。 




节气俗语

芒种前后,背夫逃走

背 (bèi),瞒着。芒种时节,南方天气已热,人易发困,妻子瞒着丈夫逃走去休息,丈夫也不知道。 春困可真够厉害的,这些日子总是不够睡,头昏脑胀的。怪不得农谚有 “芒种前后,背夫逃走” 的句子呢!


过了芒种(zhong),不能强种(zhong)

在公历的6月5、6或7日。过了芒种这个节气,就不要强行种庄稼了。意指夏熟作物如果播种太晚,就不会有好收成。


芒种三天见麦秋

指芒种时农家开始收割麦子,回茬种秋作物。〔例〕“芒种三天见麦秋”,这是我乡的一句农谚。听了,使人感到“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垄黄”的滋味。(梁斌《笔耕余录·芒种》)也作① 〔芒种三日见麦茬〕。〔例〕农谚说:“芒种三日见麦茬”,这年天旱,麦子熟得早,穷人会原来说好芒种的当天晚上就动手。(路一《赤夜》上二五)② 〔芒种之日见麦茬〕。〔例〕再过几天就到夏历芒种节了。农谚说:“芒种之日见麦茬”,麦收季节眼看就要到了。(郭明伦等《冀鲁春秋》一部九章二)

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



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种的气温显著升高,雨量比较充沛。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
于“夏

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,三斗巷,邮编:412100,电话:0731-27618340

渌口区图书馆  访问量:2006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