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7个节气,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太阳到达黄经45°。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:“一候蝼蝈鸣,二候蚯蚓出,三候王瓜生。”
立夏表示告别春天,是夏天的开始,因此又称“春尽日”。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、南北跨度大,各地自然节律不一。立夏时节,中国只有南岭以南地区呈现“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”的夏季景象;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。
立夏见三新
吃五色饭
在宁波,各家以赤豆、黄豆、黑豆、青豆、绿豆等五色小豆拌白粳米煮饭,俗称“五色饭”,也叫“立夏饭”。镇海谓之“五头”,意为长辈、夫、妻、子、女俱全。宁海等地谓之“五彩瑞祥”。各家还以茶叶煮蛋,谓之“立夏蛋”,并互相馈送。奉化等地这天还有做“米鸭蛋”的风俗。吃樱桃、红枣,谓之眼目明亮;吃海螺蛳,谓之聪明;吃炒蚕豆,谓之牙齿坚硬。慈溪还有吃生豆腐的习俗。
吃七家茶
春争日,夏争时
春天的耕作要争日,夏天收获要分秒必争。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之时天气变化较大,所以收、种都应争时间。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前后,北方的雨季即将开始,天气变化比较强烈,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比较大,因此群众称夏收是 “龙口夺粮”,对于夏种更是 “春争日,夏争时”了。这段时间一般是 “小满” 到 “小暑” 以前。
清明见节,立夏可吃
立夏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公历5月5、6或7日。指蚕豆成熟很快,在清明时能见豆节,立夏时就可以吃了。〔例〕蚕豆,又称胡豆、罗汉豆、佛豆、倭豆,相传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。中医认为,蚕豆有健脾、益胃、和中的功效。
立夏得食李,能令颜色美
我国以立夏为夏季的开始。民间习俗于这天吃李子,可使皮肤颜色鲜美。语见清·杜文澜《古谣谚》卷七十引《元池说林》:“立夏日,俗尚啖李,时人语曰:‘立夏得食李,能令颜色美。’故是日妇人作李会,取李汁和酒饮之,谓之驻色酒。”
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
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,三斗巷,邮编:412100,电话:0731-27618340
渌口区图书馆 访问量:2006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