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15°。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:“一候桐始华;二候田鼠化为鹌;三候虹始见。”
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,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,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。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,也是传统节日。清明节的节俗丰富,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。
扫墓 踏青 今亦称“春游”。全国各地流行的娱乐养生习俗之一。指春天到郊野游览。此俗古已有之。杜甫《绝句》:“江边踏青罢,回首见旌旗。”秦味芸《月令粹编》卷六引李淖《秦中岁时记》:“上巳(三月初三)赐宴曲法,都人于江头禊饮,践踏青草,谓之踏青。”今踏青与旅游结合在一起,是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,在万物复苏之时,一家老小,带上饮料和食品,到有山有水、草绿花红的地方,尽情观赏自然风光,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,而且能改善神经系统、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,使人心情舒畅、精神愉快,同时还可游览名胜古迹,丰富知识,广交朋友。踏青集体进行,并安排一些文体活动。如爬山、拔河、垂钓等,更是平添情趣。 插柳 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 清明戴柳:清明前两日谓之寒食,人家插柳满簷, 青蒨可爱,男女亦咸戴之。谚云: “~”。 清明螺,抵只鹅 螺: 螺蛳,有螺旋形的贝壳,肉味鲜美,营养丰富。指清明时节的螺蛳肉味鲜美,抵得上鹅肉。〔例〕“~。”应节而肥。此指螺蛳,非田螺也。(清·范寅《越谚》卷上) 清明节的竹子——节节高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,雨水多,竹笋拔节很快。比喻不断地提高、进步。例: 还真没想到,短短几年时间,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是~啦。 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 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系统梳理了中国历史中延续传承的政治、经济、思想、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,从文学艺术、礼仪风俗、科技文化、器物文化四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深度解读,构建了26个主题文化库,1.4万个知识导航节点,内容权威,分类科学,设置合理,为读者提供了全面、精准、权威、可信的文化知识服务。
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
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,三斗巷,邮编:412100,电话:0731-27618340
渌口区图书馆 访问量:2004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