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十四节气之大寒】
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,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没有小寒冷;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,是在大寒节气最冷。大寒在岁终,冬去春来,大寒一过,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。在中国一些地方,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,有很多重要的民俗,如除旧布新、制作腊味以及祭灶、尾牙祭等。尾牙祭,亦称“做牙”“做牙祭”等,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“食尾牙”的习俗。
节气民俗
汉族扫墓习俗。流行于湘中地区。每年大寒节内,各家为先人修整坟墓,去杂草、培土,谓之“撮坟”。因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,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,常有冰冻。此时将坟修整培好,可免先人坟墓冻坏。另说未过大寒动土易犯土煞,带来灾害。大寒节后,地脉龙神休眠,此时动土不犯土煞,平安无碍。 “大寒”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、 小寒期间那样酷冷,但仍处于寒冷时期。按我国的风俗,特别是在农村, 每到“大寒”,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迎新,腌制年肴,准备年货。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,进入了“冬三月”的农闲季节,而随着大寒 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,在准备腌鱼、腊肉之时,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,此刻人们的身、心状态也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。《灵枢·本神》曰:“智者之养神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,如是僻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”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 要被动的适应,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,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, 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。古有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,早喝人参、黄芪酒,晚服杞菊地黄丸”。这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总结,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,常用的药膳有: 当归生姜羊肉汤 [配方] 当归30克,生姜30克,羊肉500克。 [做法] 当归、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,羊肉剔去筋膜,洗净切块,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,捞出晾凉备用。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,将羊肉下入锅内,再下当归和姜片,在大火上烧沸后,打去浮沫,改用文火炖1.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。取出当归、姜片,喝汤食肉。 [功效] 温中,补血,散寒。 红杞三七鸡 [配料] 枸杞子15克,三七10克,母鸡1只,姜20克,葱30克,绍酒30克,胡椒、味精适量。 [做法] 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,枸杞子洗净,三七4克研末,6克润软切片,生姜切大片,葱切段,备用。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,捞出控干水分,然后把枸杞子、三七片、姜片、葱段塞入鸡腹内,把鸡放入气锅内,注入少量清汤,下胡椒粉、绍酒;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,盖好锅盖,沸水大火上笼蒸2小时左右,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。 [功效] 补虚益血(其性温和,老年人及久病体虚、妇女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)。 节气俗语 大寒、小寒:均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小寒在1月6日前后,大寒在1月20日或21日。指大寒小寒正处于“三九”“四九”阶段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常出现冰冻。 〈谚〉 大寒、立春,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。在华南和江南一带,如果大寒时节气温偏高,到了立春时节就会较冷。◇福建省漳州地区有 “大寒冻不死 (虫),立春蹦蹦跳 (人) 等谚语。” “大寒” 这个最冷的时间,如果不太冷,预示冷期可能后移,“立春” 时将有较强的冷空气活动,会冻得人 “蹦蹦跳”。(竺可桢 《天气谚语的应用·天气过程预报》) 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
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,三斗巷,邮编:412100,电话:0731-27618340
渌口区图书馆 访问量:2005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