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,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。进入寒露,时有冷空气南下,昼夜温差较大,并且秋燥明显。在我国民间,有“露水先白而后寒”之谚言,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,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“白露欲霜”。随着寒气增长,万物也逐渐萧索。
节气民俗
吃芝麻:寒露到,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。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养生理论,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、润肺益胃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“寒露吃芝麻”的习俗。芝麻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和《本草纲目》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,可广泛应用于食疗。还有谚语说:“芝麻绿豆糕,吃了不长包。”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。用芝麻榨取的香油,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,也广泛用于食疗解毒。 观红叶:寒露是赏红叶的好时节。陈毅有诗《题西山红叶》:“西山红叶好,霜重色愈浓。 饮菊花酒:菊花酒为古代酒名。常于每年九月初九日菊花盛开时节饮用,最早出现于汉代。《西京杂记》与《搜神记》均载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华酒,令人长寿。菊华舒时,并采茎叶,杂黍米酿酒。”入唐,此酒已广为普及,凡达官显贵、平民黎庶莫不饮之。上官婉儿《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圣酒》诗云:“却邪萸入佩,献寿菊传杯。”《新唐书·李适传》载:“凡天子飨会游豫,唯宰相及学士得从。秋登慈恩浮图,献菊花酒称寿。” 晚唐诗人储光羲在《田家杂兴八首》 中亦称:“夏来菰菜饭,秋至菊花酒。” 以后其酒又几经发展,加入地黄、当归、枸杞等,变为药酒。 节气俗语 秋分栽蒜,寒露种麦 寒露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公历10月8日或9日。指秋分是栽蒜时节,寒露是种麦时节。〔例〕河南方志还有谚语、方言项目。嘉庆《密县县志》将谚语按时序排列,是一种别致的编排方法。如:……八月:秋风凉,光棍着了忙~ 八月十五云遮月,防备来年雪打灯。(张紫晨《中国民俗与民俗学》下编六章)
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
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,三斗巷,邮编:412100,电话:0731-27618340
渌口区图书馆 访问量:200502